流汗的泥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www.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哪里行。出些馊主意还行。孙夫子若有暇,不妨写上一写。”
面对孙夫子灼灼的眼光,刘远连忙摇手。
“恐怕大郎心中早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吧。”孙夫子笑了笑。
“哦,夫子说的何人?”刘远一怔道。
“呵呵,大郎何须瞒我。”孙夫子笑道,“听闻,一度名噪京城各大酒楼、茶馆,善说鬼娘子的说书人柳中亭,近日屈居于河口,大郎不会说不认识吧。”
“哦,你说柳相公啊。”刘远故作恍然道,“他恶了京中贵人,我就将他带到河口来了。只是他早不喜讲那些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故事了,近来正忙着宣讲蒙元暴行及襄阳血战的段子,也不知道他肯不肯编写这些东西。”
“草草编写又费得了多少时间。编成话本后,另找人宣说就是了。”二娘撇撇嘴道。
“其实,也并不是非得请人宣说不可。”刘远笑了笑,“我一直想办份报纸。只是一直抽不出空来。若办出来,登在上面,任人自看就行了。”
“办报纸?”二娘甚是疑惑。
“可是邸报之报?”孙夫子略略一证,随即郑重地问道。
“自然不能邸报相提并论。”刘远摇摇头,“就如同商家常印的招贴一般,不过改为按期发行。上面可以刊载一些买卖消息,如某地某种东西奇缺,某处某种物品较多,价格下行;某某极需购进某种东西,某某有某种物品欲脱手等等。甚而,还可登载一些别的消息,如某店开业酬宾,店中物品拆价惠购,某人家中喜庆,诚邀亲朋好友一聚。自然,香洗也可以在上面进行推广。”
“哦,若能如此,确也便利。”沉吟了一会,孙夫子点点头。
“为吸引人看,报纸不妨登载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登载一些诗词文章,以吸引文人墨客;登载一些较为粗俗的话本、乡野杂谈,妖狐鬼怪的故事,以吸引市井百姓;登载一些买卖消息,以吸引商贾;这样看了人多了,报纸就传的越广,其效果可不是茶楼酒肆说说书可比的。”刘远道。
“可是,好些人不识字,哪能看得懂?”二娘道。
“这好办,可以找些识字的人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读。一来二去,或许有些人还得以认得不少字呢。”刘远道。
“这个花费恐怕也得不少吧。”二娘仍有些担忧。现在家里景况不是太好,还要办报,这不是雪上添霜吗。
“花费自然需要花费些的,但应该不多,搞得好,还能挣不少钱呢。”想想后世的传媒大享,哪个不是富甲一方,刘远笑道。
“哦,还能挣钱。莫非,大郎这报纸也是拿来卖的?”二娘奇道。
“当然,报纸自然也是要收费的。”刘远道,“不过,为了推广开,让更多人习惯翻看,开始一段时间咱们不收费,以后看的人多了,就适当收些订阅费。但大头还是收取商家的广而告之费。”
“广而告之费?”
“是啊。比如,某商家有物品不为人识,在咱们报纸上广而告之,引得人来购买,咱们帮他宣扬,怎么不能收些费用?”
“哦。”二娘点点头。
“那大郎准备如何办这个报?”孙夫子好似想得更多,颇有兴趣地问道。
“首先,咱们得盘个活书印书铺子来。报纸期期内容不同,印过即废,得用活字法印出来。”
“那个倒容易。我们家在铅山有纸坊,也有印书铺子。懂活字的工匠也有。”二娘道。
“那就容易了。”刘远心中一喜,想不到家中还有如此方便。接着扳着手指盘算道,“那再得成立一个编辑部,招集一些文人来编辑、校对。我看,报纸可分几块,第一块是诗词文章,自可找读书人去写。为人鼓励那些文人学士踊跃投稿,还可以酌情给写稿人一些费用,作为写稿酬劳。”
“大郎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者可激励投稿,二来不怕那些人不关注报纸。”孙夫子点头道。
这世间学子大多好名,只要能将他们学作登出来,别说稿费,好些人都被趋之若鹜了。
“第二块是新闻,也就是新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发生的消息,大者朝廷消息,政令,小者街头巷角奇事,家长里短,俱可包囊。比如,近期襄阳方面的消息,某某官员升降;朝廷的政令;甚而某某学子苦学成才,某人拾金不昧;某翁持家有术,某人家忠犬护主,鸡生双黄之琐事也可登载其上。”
“此事关系却大。大者可以宣扬教化,小则引一地舆情,恐官府方面或有不喜。”孙夫子沉吟了一会道。
“没有如此夸张吧。如此不过引入阅报而己。”刘远笑笑,轻描淡写道,“要不就慎重一些,少登载一些令官老爷们不喜的事情就是。要不,咱们干脆莫谈国事,只登些家长里短就是。”
有什么实力做什么事的觉悟刘远还是有的。
“有些倒也无碍,只需登前祥加审核就是。”王夫子点头道。
“第三块就是商事广而告之了(以后就称为广告)。这块是收费的。有些商事,如某地紧缺某物,某地丰产某物自可归类为新闻。广告是应商家申请、交费才登载上去的。当然,对登载上去的东西,咱们要派人核实,勿求做到货真价实,不能收几个广告钱就帮着不良商人蒙骗众多的百姓。”
“大郎说得是。咱们刘家信誉可不能就此毁了。”二娘点点头。
“广而告之(以后就叫广告吧)这东西,要求确确实实也不大可能,店铺伙计吆喝还往大叫着。不过可以与商家说好了,若有广告中不尽不实的,商家可得负主要责任。再者报纸独立核算,与家里分开些,也可免得连累了家里。刘家自家产业要登广告,也如外面商人一般收取广告费。”
“这倒也方便。”二娘点了点头。
“开始时,我们每旬一期,以后,可以五日一期,甚至做到一日一期。开始时,咱们不收钱,多印些送出去。视情况咱们再确定是否收取订阅费。运营以收取广告费为主,尽量少收订阅费。”刘远继续道。
“订阅费?”
“就是买报钱。这与买书买卷一个道理。”刘远解释道。
“呵呵,大郎不愧出身商贾人家,尽然有如此奇思妙想。若专心于商道,他日当不下于陶朱、白圭那般,富可敌国。”孙夫子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