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鸟南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www.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齐衡番外:
我是齐衡,我父亲是齐国公,母亲是柴皇后人平宁郡主,可以说我的家世出身就注定了我一出生就能拥有旁人穷尽一生都得不到的荣华富贵。
但我父母并非目光短浅之人,即使我有荫封在身,他们也从未让我放任自流,始终对于我的品性学业管教甚严并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够靠自己去为家族赢得荣耀。
当然在父母的谆谆教诲下,我亦是如此想法的,因此从未对学业有所懈怠。
我十三岁那年,有名的大儒庄学究来京,父母和我都有意拜他为师。
那时京中有许多人家都上门拜访庄学究,想必庄学究应是会有些忙不过来的,于是我便特意迟了几天去。而在那里我遇见了在我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人。
她是个女子,但初见时却是作了男子的打扮,她眉宇间的英气与仪态间的毫不忸怩也实在是像极了男儿,因此开始我并未认出她来。
那时我们初遇在庄园门前,我以为她是与我一样前来拜师的,便与她和善地打了招呼本想结伴同行的,谁知她只冷淡地回了我一句姓名便扬长而去。
是了,她在外人面前一直都是那副清冷又有些桀骜的模样,在做到了礼数外一向只随自己心意。
而那时的她应是整日极为忙碌的,自然也没有时间来与他这个不相干的人寒暄。
那次我进去以后,她已经在和庄学究相谈了。他们整整谈了一个下午,而我就在外面吹了一下午的冬日冷风。
这实在让我对她映像深刻,因为庄学究自来也是眼界极高的清高文人,我很好奇她到底有怎样的能力能让庄学究与她相谈了这般久,而且庄学究送她出来时很明显对她的离开十分不舍。
直到后来我成了庄学究的学生,知道了年纪比我还小的她是我的师叔后,我就对她更好奇了。
庄学究在教授我时时常忍不住提起她,说她是如何的聪慧过人,又是如何地少年英才,尤其是每每她来访后,更是有赞不绝口之势。
这让我好奇的同时又有些不服气。那时的我到底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且一直活在众人的称赞中,无论是相貌还是学识身边从未有过能够胜过我的,我难免是有些傲气的。
可是后来许是庄学究看出了我的心思,一次将我留下来观他们二人下棋。那次之后,我才是真正心服口服地唤她小师叔。
她的棋风很独特,看似大开大合,实则步步谨慎,看似有章可循,实则诡谲层生。其实那时的我还是看不太懂的,只知她的确是十分的厉害,庄学究从来不能从她手上赢过。
而庄学究后来告诉我说,旁人下棋最多只能行一虑十,而明昭却是行一虑百,甚至其中千种可能的变化她都能做到算无遗策,正可谓百密无一疏。
智多近乎妖正是对她最贴切的评价,庄学究说她这样的人天生适合战场上的兵者诡道。
而后来她也的确上了战场,收复了幽云十六州,成了大周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战神!
那次我是提前到了庄园的,因为有一处问题不大清楚要请教庄学究。但学究没有给我答案,而是让我去书房找一本书自己去从中找答案。
我去了,也找到了答案,便十分欣喜地去找学究。我从书房那边的小道走向后院的湖心亭,却没想到看到了我此生最惊讶最难忘的场景!
她是个女子!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秘密!而且我那时就认出她来了!康乐公主赵昭!
旁人包括她自己恐怕都以为我和康乐公主并不熟悉,可其实我是一直记得她的。她刚出生时我是抱过她的,她的长相一直都是极美的,幼时便像个粉雕玉琢的团子,可爱极了,我很喜欢这个妹妹。所以后来我随母亲进宫时都很想找她玩。
可是她从来都不出毓庆宫,后来搬到永宁宫也一样,而我母亲与太子和太子妃并不熟稔,不好贸然打扰体弱的太子。
但每次的宫宴上,我一直都有去注意她,她不太爱说话,也不会乱走动,玉雪的小脸总是故作老成的一脸平静,看着更是让他觉着可爱,可是她总是跟在太子妃身边,周围围了一圈的内侍宫婢,因此我总寻不到机会找她玩。
但是她的样子我一直都记得的,也因此在庄园的湖心亭那次我一眼就认出了她!
我那时虽不懂朝堂争斗,却也明白她这般辛苦伪装必是有原因的,也必是不想让人知道的,就比如我。
因此我装作刚刚进庄园的样子与她相遇,仍然恭恭敬敬地喊她小师叔。
后来她上战场了,而我也隐约猜到她想要做什么了!我想帮她,我知道她选的这条路很辛苦,所以我一定要帮她!
从那时下定了这个决心起,我便一改从前还有些轻松的姿态认认真真地去跟着庄学究学习学问和为官之道。
后来在盛家读书时,看到了盛家的三姐妹,她们的性情都各有不同,心神却都只为后宅琐事或者婚假之事困扰。
看到她们,我想起来远在边关的她。
她的确是与这世上女子都截然不同,她们或是空谷幽兰般娴静,或是人间富贵花,或是柔弱不能自给的莬丝花,而她从来都不是易被人攀折的花草,她一直都是翱翔于九天的凤凰,让人可望而不可即。
那时的我十分地想要见到她一面,想要知道关于她的任何消息。
也是那时的日思夜想,让我明了自己的心思,我心悦于她。
从一开始的时时挂念,到后来庄园内的为君折服,再是得知身份的乍然惊艳,最后是现在的牵肠挂肚。情不知所起,竟已一往而深。
可她那般惊才绝艳,世无其二的女子,任谁遇见了只怕都很难不为之倾心吧。而幸好,暂时只有我一人知道她千般万般的好!那时我的心中充满了令我明知可耻却又难以抑制的隐秘的窃喜。
后来秋闺开始,我和顾二叔还有盛家的长柏长枫都一同下场参加科举。
我和长柏中了,顾二叔和长枫却落了榜。后来顾二叔被逐出了侯府,因着往日的情分,我前去探望他。问及他今后的打算,他说不知。那时我不知怎么就鬼使神差地说不如去参军,如今西北沈明昭将军不是正在与戎狄抗战吗?
顾二叔本就是习武之人,素有侠肝义胆之风,听了我的话当即便认真考虑了,后来也果真去了西北边关。我与他一直通着书信,而后来果真我所希望的她的消息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顾二叔的信上,看得出他是真的打心底里崇敬她这位主帅。
再后来,我已经成了御史台的一名御史,而她终于归来了,比之六年前的稚嫩,如今她已是满身耀眼的风华。在朝会上我看着她恢复了康乐公主赵昭的身份,还被加封为了安稷公主,我知道那是她谋划已久的。
最后她终于如愿以偿登上了帝位,而我成了御史大夫。
她真的是一位天生的明君,不过几年便完成了她对朝政的改革,还完美地平衡了贵族的利益,她真的很优秀,优秀到我再也无法将目光移向旁人。
母亲催了我好几回成婚的事,可如今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事事都掌握在她手中的小公爷了,我不愿,母亲亦不能逼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