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抢粮等于抢命 (第1/2页)
甲乙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www.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密管理部队很有一套,纪律严明,凡号令部下,言听计从,即便在盛夏,也能让士卒感觉到背上有霜雪般的寒意(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他的生活非常艰朴,每次打了胜仗,都把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珍宝分给部下,日子一久,大家都争先恐后为他卖命。不久,他拿下了几座城池,还劝降了不少隋朝意志不坚定的同志,获得了大量的军资和珍宝,业绩进一步提升,成了隋朝最著名的职业造反经理人。
阿嚏!
一晃到了第二年(617)春天,此时扬广正在江都游玩,东都非常空虚,李密因此提议,我们应当乘此良机去攻打东都,只要拿下,便可与长安分庭抗礼,至少也可一国两治,从此号令一半天下没问题。
翟让一听,心情老彭湃了,好,good,very good,就这么干了。
为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密先派探子进洛阳打探消息。
也许是这个探子长的太不像本地人了,也许是太具有反面人物的颜值了,因此还没有开展工作,就被发现了,消息没探到,反而暴露了瓦岗寨的意图——要来偷袭,因此加强了防备,同时派人向杨广告急,说土匪已经盯上我们了,间谍都来过了,老大,快回来,赶紧滴!
回来吧,回来呦,浪迹天涯的败家子(不是游子)……
阿嚏!
我们知道,打仗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偷袭,则效果最佳,可现在人家已经发现你想干嘛了,还做了防御搬救兵去了,再来攻打显然不是聪明人的做法。李密因此改变了计划,改为攻打东都附近的兴洛仓,此粮仓号称隋朝的第一大粮仓,整个仓城绵延20余里长,蔚为壮观,里面有3000多个大窑储存着粮食,每窑的粮食达8000石,拿下它相当于拿下了隋朝的后厨房,让东都饿肚子的日子指日可待。
都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里是“要命先抢粮”。
抢粮就相当于抢命,阿嚏!
再来说东都,由于发现城内进了奸细,有被袭击的可能,所以城中凡是有豆腐渣工程的地方都进行了加固,并且准备了大量滚木雷石和弩箭,大量精兵强将和弩弓手也全部到位,就等李密来自投罗网了。
可是他们一等李密也不来,二等还不来,三等,更是没来,等得花儿都谢了,李密也没来。等来等去,却等来了一个坏消息:这小子带着7000精兵去攻打百余里外的兴洛仓了,还没废啥力气就拿下了。
我靠,就不带这么玩滴!
不是说来打我们这里吗?你们也太不讲信用了!
我滴个活祖宗!
这明显是饿死人的节奏嘛!阿嚏!
但是,说什么也晚了,李密已经把国家粮库变成他的小金库了。
有了这么多粮食,李密并没有吃独食,而是开仓放粮,任由老百姓拿去米西,可以说在取得物质文明单丰收的同时,又创造了人道主义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让人民看到了人民军队的影子,犹如今天有人打开运钞车给低保户发钱一样,令人感动,大家对瓦岗军的感激之情,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河南,大家吃了窝头吃馒头,吃了豆包吃花卷,吃了烙饼吃火烧,吃东西的热情空前高涨,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