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风波平息 (第1/2页)
一时云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落秋文学网网www.office111.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众人回到柳府,毕竟今日她们出门了,回府后就先去了柳老夫人的吉祥苑。
“祖母,今日我和姐姐去逛了长安城,连公子终于鼓起勇气,娓娓道来:“在下定的这套首饰,是给我娘子的,再过五日就是我娘子二十岁的生辰,……”
原来连公子全名为连思源,父亲是个落魄的书生,母亲操劳过度,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在恩师的帮助下,三年前终于考上秀才,然后娶了恩师的独女冯氏。
冯氏是真心爱慕他,两人成亲后,也是琴瑟和鸣。不过连思源家境贫寒,冯氏就把自己的嫁妆用来补贴家用,好在连思源也是个有责任心的男子,书院的工钱都交给冯氏保管。
就这样恩爱的两年过去了,有一日他提前回家,无意中听见冯氏的手帕交李氏在屋子里抱怨道:“馨儿,当初我们劝你不要嫁给连思源,你非不听,如今为了让他继续念书科考,你看你的首饰也都快当完了,头上、手上光溜溜的。”
冯氏在一旁解释道:“相公对我很好,再说相公在书院的工钱也都交给我了,主要是我吃不了苦,首饰又不中用,还不如当了买点实用的物件。”
“书院的工钱有多少?再说了,我还不知道了你,我都听说了,你当了首饰,都是给连思源买笔墨纸砚了,”李氏看着自己好友一脸幸福的表情,也不知道说什么了,“算了,说了你也不听,我这里有十两银子,你先用着,要不然让你家连思源跟着我相公一起经商好了……”
连思源听了一半,回想起好几次冯氏给他上好的砚台还有徽墨,都说是岳父之前就给的,他也没多想,没想到却是她当了首饰给他买的,难怪最近看她都只戴着一支银簪。
从那之后,连思源在书院中对自己更加节俭,还利用空余时间帮书院抄书或者去集市帮别人写家书之类的,就为了多赚点银钱。
终于攒了大半年的银钱,连思源才到珍宝阁把三幅画着首饰样式的画给了郭大掌柜,想让珍宝阁帮他定制了一套首饰,也就是今日宁平郡主想要的这套。
连思源知道不应该得罪像宁平郡主这样的贵人,可是想想自己那温柔贤惠的妻子,定下心拒绝道:“在下知道郡主买的那套首饰非常精致华美,可是对于我们来说太贵重了,要是我拿着这套首饰回去,我娘子肯定不会愿意要的,恐怕还以为在下在外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所以在下不能换。”
柳和珏听着连思源的叙述,心中感叹,原来真爱是这样子的。又想到上辈子的陈嘉,娶了她之后,还美名其曰不辜负他心爱的表妹,随后就纳为贵妾进府。
上辈子他爱他的表妹,却禁不住权势的诱惑,为了靠上大伯反而娶了她。她的姐姐怕陈嘉欺负她,便时常派人接她去瑞王府,他就把她当成一个摆放在后院的花瓶,唯一让她怨恨的是,他最后为了靠上瑞王,把她和立秋“卖”给了瑞王府。
重活一世后,她不曾刻意打听现在的陈嘉现在过得如何?如果这一世他要是还敢再来招惹她,她就连着新仇旧恨一起算。
这涉及到别人的家事,柳和瑜等人也不好随意说什么,便对郭大管事递了个眼色,郭大管事就知道这是要自己在中间做和事佬,便对着大家说道:“当初小人也是被连公子对其娘子的一片深情给打动了,所以才答应给他定做几件首饰,连公子,当初说好的银钱……”
众人只见连思源将手中的包袱打开,里面装满了碎银角子,更多的是一串串已经串好铜板。
柳和珏看着连思源有些尴尬的神色,有心想帮他一把,便悄悄对郭大管事说:“郭大管事,这首饰的成本和工钱,我们就不要收了,到时候适当运作一番,也能是让我们珍宝阁在京城更有名气。”
“连公子,我们姑娘说,这套首饰的银钱就不收了,”不等郭大管事说完,连思源连忙将装有银钱的包袱递给郭大管事,拒绝道:“那怎么好意思,在下已经凑到银钱,不能不付。”